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省考 >> 省考备考资料 >>> 省考申论 >>>> 查看详情

申论热点深度解析——学术不端如何破解

一、现状概述

  近年来,论文抄袭、伪造文献、成果造假等学术不端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他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美国微生物学家ElisabethBik在国际匿名科研评审网站Pubpeer上发表文章,质疑曹雪涛参与完成的超过50篇论文伪造图形、图片,又将学术不端问题推到风口浪尖。

  二、原因分析

  一学术法律教育制度不健全,学术研究者学术法律观念淡薄。人们学术法律意识的形成,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或进行系统教育,或进行广泛宣传,使法律知识能够得以普及。在普及学术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学人们学术法律意识和情感才有可能产生。然而,无论是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除大学法律系及相关专业之外,几乎不存在学术法律教育;二:学术监督和惩罚制度的缺失。虽然按照我国的著作权法有相应的对学术违规者的惩罚措施,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暴露的学术腐败者不少,但真正受到应有惩罚的则不多,惩罚力度不足以警示违规者。;三:大多数高校的硕士和博士都有毕业要求,因此,大多数学生在做科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发表文章,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发表文章铤而走险。

  三、影响分析

  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甚至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如果科学界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因为做科学研究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的,需要有科研资金的提供,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的。没有了这些因素,科学就很难发展。

  学术不端行为也直接损害了公共利益。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使用国家资金,学术造假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学术不端行为违反学术规范,在科研资源、学术地位方面造成不正当竞争。如果靠剽窃、捏造数据、捏造学术履历就能制造出学术成果、获得学术声誉、占据比较高的学术地位,那么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搞科研的人,是竞争不过造假者的。而且学术造假还对同行造成了误导。

  四、解决建议

  第一,截断渠道。发表或通过评审是学术成果得以传播和应用并赢得学术资源的必经程序。这一程序的设立不仅具有评价学术成果价值的作用,而且对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有效追责。在学术评价中,评审者行使的是一种学术权力,而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行使权力也就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评审的学术成果如果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掌握评审权力的专家是难辞其咎的。查处学术不端行为,除了要处罚当事者,还应适当追究评审者的责任。

  

友情链接: 陕西公务员考试培训 陕西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局 中国人事考试网 公考成绩查询

在线咨询:19929070300
门店地址:西长安街盛世商都C座4楼
营业时间:8:30-17:30
Copyright © 2017-2024信恒教育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80094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