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做题中,经常会出现有些过于绝对选项,这些绝对项通常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导致考生常常对此为之侧目。那么怎么来辨别这些绝对项,帮助我们准确答题呢?以两题为例:
例1.经济增长下滑源于人口的老龄化,果真如此吗?有结论指出:人口结构越年轻,国家越穷,而反之则越富。那么为什么要恐惧老龄化呢?人们认为衰老会让人变得脆弱,65岁以上的人是社会的负担。不过,一些人的生产力要远远高于其他人,而这并不关乎年龄。事实证明,人口老龄化需要结合人力资本,特别是教育和健康状况来综合考虑。全球大多数国家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于年长者,他们通过提高教育程度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办法,或许可以弥补人口少的缺陷。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人们完全有能力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要多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C.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没有任何影响
D.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本题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我们要分析文段主要内容,文段开始抛出两个问题:果真如此吗?为什么要恐惧老龄化呢?接着对问题进行一种回答。最后引出作者所要讨论的重点内容对策句,即“人口老龄化需要结合人力资本,特别是教育和健康状况来综合考虑”,这是文段的主旨句,与选项B相匹配。观察选项不难发现,A选项提及的是“完全有能力”、C选项谈论的是“没有任何影响”,都属于过于绝对的选项,而文段中没有相关内容的解释,故排除。此外,D选项的“负面影响”不是文段谈论重点,为错误选项。所以,本题应该选B。
例2.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
B.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C.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D.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
本题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开始提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当我们看到“几乎”两个字的时候就要明确是表示的不确定性,后面引用《淮南子》里面的一句话证明自己的观点——“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故重点看最后一句话,也就是说作者的观点句。观察选项,A项“都是由”显然是太过绝对项,文段说的是“几乎”,排除;B和D属于过度引申项,排除;故选C。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整理出一些绝对选项的标志词:是、有、总是、一定、绝对、永远、可以、即、会等,当看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就要立刻警觉,避开命题人的陷阱,登上言语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