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重要考点汇编
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
2.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4.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
5.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
6.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二、财政目标
1.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
2.财政赤字2.7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83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
3.今年财政支出超过23万亿元,增长6.5%;
4.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9%。
三、货币政策目标
1.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2.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3.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
4.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就业首次被安置在宏观政策层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年城镇新增就业要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
五、企业减负
1.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
2.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3.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
4.为支持企业减负,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中央财政要开源节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
5.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6.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