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省考 >> 省考备考资料 >>> 省考行测 >>>> 查看详情

2020省考行测常考成语50条——融会贯通

 “各自为政”答案C C C B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近义词:

  触类旁通:是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他事物。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兼收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存起来。

  海纳百川:形容包容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

  以小见大: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例:有的人没有“专业性”观念,欣赏全才、通才,不重视乃至鄙视专业人才,以为只要悟“道”,就可以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什么领域都可以去坐而论道。这种观念在部分当代人文学者中仍然存在,科研工作者在他们眼中只是些关注细枝未节的技术员,不如他们掌握先进的哲学思想后,可以站得高看得远,乃至以科学导师自居,可以为科学的发展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触类旁通运筹帷幄

  B.融会贯通指点迷津

  C.见微知著建言献策

  D.举一反三出谋划策

  解析:

  根据“有的人没有‘专业性’观念,欣赏全才、通才”可知,此处应体现知识之间有联系,无明显界限之意。C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有以小见大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在这里,“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都可以使用,再来看第二空。根据“以科学导师自居”可知,导师对科学发展有指引之意,该空应体现“指引”之意。A项“运筹帷幄”侧重在后方做出全面计划,无指引之意,排除A项;D项“出谋划策”指制定计划谋略,给别人出主意,并无指引之意,排除D项;B项“指点迷津”指针对事物的困难处,提供解决的方向、办法或途径,有指引之意,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练习题:

  1.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神入化遥遥领先

  B.炉火纯青出类拔萃

  C.融会贯通更胜一筹

  D.尽善尽美脱颖而出

  2.世界建筑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在建筑房屋的过程中,创造着自己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汇聚了文化的精华,也体现了建筑师的人文修养。纵观历史上优秀的建筑师,除了常识渊博外,大都有着丰富的阅历,而不是________的理论家,正因此,他们才能________,迁想妙得,将自己意匠独造的想象力渗入建筑之中,丰富人类的建筑文化。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规蹈矩融会贯通

  B.纸上谈兵博采众长

  C.闭门造车才华横溢

  D.墨守成规推陈出新

  3.智慧是哲人对世道人生、天地宇宙的独见独闻或先知先觉,它注定不是________的市井常识,也不是循规蹈矩的老生常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哲学的进步实则是哲人学术与智慧的不断_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兼收并蓄

  B.人云亦云推陈出新

  C.妇孺皆知精益求精

  D.拾人牙慧融会贯通

  4.任何城市的演变都是城市的历史与新元素的________。城市的历史和历史建筑应当是我们的资源、城市的特色,而不应被看作城市建设的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负担

  B.兼收并蓄阻力

  C.此消彼长包袱

  D.相辅相成障碍

  5.科普影评的作者应寻找科学与电影的交汇点,将科普与艺术________,启迪思想。他们将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结合电影转化为更轻松易懂的文字,面向更多读者。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

  B.合二为一

  C.珠联璧合

  D.相提并论

友情链接: 陕西公务员考试培训 陕西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局 中国人事考试网 公考成绩查询

在线咨询:19929070300
门店地址:西长安街盛世商都C座4楼
营业时间:8:30-17:30
Copyright © 2017-2025信恒教育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8009491号-1